以“六源治理”为路径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市委法院工作会议精神
——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
党组书记、院长张海龙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古人云,消未起之患、治未病之疾、医之于无事之前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、治已病,更要抓前端、治未病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市委法院工作会议精神,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以文化为引领,以“源头治理”为目标,聚焦成讼、成案、成执、成积、成访、成腐根源问题,积极探求诉源、案源、执源、积源、访源、腐源“六源”治理路径,推动矛盾防于未诉、案件止于未衍、裁判履于未执、积案化于未形、信访察于未发、腐败禁于未萌,找短板、寻盲区、查漏洞、挖死角,把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,“促公正、提效率,重自律、强队伍”,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能感受、可感受、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。
狠抓诉源治理,止纠纷于未诉
聚焦成讼,探求诉源治理新路径。东胜区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上聚焦物业纠纷、劳动人事争议纠纷、中小企业纠纷关键重点,在矛盾纠纷未发之时狠抓源头防范、萌发之际狠抓前端化解,推动矛盾纠纷去存量、控增量、防变量,止纠纷于未诉。一是聚焦重点纠纷,精准靶向发力。聚焦物业纠纷,与鄂尔多斯市中正纠纷调解中心签署合作协议,对物业纠纷进行专职化解;聚焦劳动人事争议纠纷,与东胜区人社局对接,将东胜区12个街道和3个镇的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组织录入人民调解平台,凝聚劳动争议化解最大合力;聚焦中小企业纠纷化解,与鄂尔多斯市中小企业联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合作,为中小企业提供最优解纷方案。二是狠抓源头防范,合力化解纠纷。在乡镇及所属嘎查村设立“法官工作站”、便民联系点、代表委员联络站,发放“法官联络卡”,推行人民调解平台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网格,与镇、街道、社区开展分流对接,对于适宜在基层治理单位化解的矛盾纠纷,或由司法联络员指定人员进行化解,或委派专业调解组织化解并在线申请司法确认,引导矛盾纠纷“指尖上”化解、“家门口”化解。三是构建“法院+”诉调模式,狠抓前端化解。邀请内蒙古经济调解中心,构建自治区、市、区“三级联调联解”模式,突出其专业化优势,为诉源治理注入源头活水;邀请鄂尔多斯市司法局共同打造全自治区首家“多元解纷工作站”,努力当好群众的“店小二”,让当事人按需“点菜”,创新性地“打包”引入仲裁、律师、公证、调解、心理咨询等服务,让当事人只跑一个地方、只对一个窗口就能够找到“对口”的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;邀请东胜区人大成立自治区法院系统首个“人大代表工作室”;邀请东胜区政协成立自治区法院系统首个“政协委员工作站”;积极构建“法院+工会”“法院+工商联”“法院+工会”“法院+总商会”等诉调模式,整合多方力量,让诉前矛盾纠纷化解跑出加速度。自各级调解组织入驻以来截至2023年8月9日,已经化解物业纠纷、劳动人事争议纠纷、中小企业纠纷重点领域纠纷861件;通过“法官工作站”等进行普法宣传160人次,接受法律咨询850人次,矛盾化解纠纷874件;各调解工作室及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35件。
狠抓案源治理,断纠纷于未衍
聚焦成案,探求案源治理新路径。东胜区人民法院在案源治理上严把案件实体关、程序关、质量关、效率关、服判息诉关,坚决防止程序空转,减少“虚假案”“案中案”“案生案”,断纠纷于未衍。一是严把“案件实体关”,确保实体公正。针对因事实问题易被发改的案件类型,制定查明事实指引,列出应当查、主动查、重点查事实清单并嵌入流程管理,强化依职权、依申请调查取证,使查明的事实最大限度接近案件事实,避免简单机械地“依法办案”。二是严把“案件程序关”,确保程序公正。树立“大数据、大格局、大服务”司法统计理念,对审判流程节点、数据录入、程序性事项审批等实施监控;加强对案件审理、执行各环节的层级与节点管理,加强对超审限、扣除审限等节点监控管理,避免出现利用延长审限、扣除审限、中止诉讼、不规范撤诉、转变审理程序等形式增加办案周期的隐形超审限现象。三是严把“案件质量关”,确保类案同判。抓住“四类案件”这一关键,压实院庭长监管职责,实行判决案件文书备案,确保案件“出口”质量。细化类案同判标准尺,推广“多案连审”“多案同审”、类案专办等做法,实行“类案检索初步过滤、专业法官会议凝聚共识、审委会讨论决定”的统一法律适用模式,真正做到“一条标尺”办案。四是严把“案件效率关”,确保案件质效。大力推行“分调裁”集约化工作模式,设立案件标识,一码到底,精准识别案件繁简;充分发挥立案庭在案件甄别和繁简分流中的“流转站”作用,打造分流平台,精准分流对接,实现繁简分流、快慢分道、轻重分工;配足配强速裁团队法官,出台速裁案件适用规定、速裁案件退案流转细则,科学调配和高效运用审判资源,寻找速裁程序在东胜法院的最优解,实现简案快审、繁案精审;全面推行全链条民间借贷要素式审判试点工作,利用智能提取要素、智能归纳争议、智能计算本息、智能生成文书将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时长整体缩短40%-50%,为审判提质增效注入新活力。五是严把“服判息诉关”,确保事了人和。严格落实裁判文书说理、判后答疑、判后回访等制度机制,分层递进做好当事人尤其是败诉当事人的释法析理工作。对上诉案件由法官、人民调解员实行联调联解,最大限度做好服判息诉工作,在法律空间中寻求最佳处理效果,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2023年1-7月,东胜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824件,结案11378件,结案率88.72%,同比上升12.87个百分点,发改率6.22%,同比下降0.44个百分点,一审服判息诉率93.69%,同比上升4.01个百分点,速裁团队共办结案件2185件,人均结案312件。
狠抓执源治理,履纠纷于未执
聚焦成执,探求执源治理新路径。东胜区人民法院在执源治理上牢固树立执行难综合治理导向,形成全链条执行思维,努力搭建“立审执一体化”治理模式,将执行工作前置到立案、保全、调解、审判各环节,实现了执行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,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,履纠纷于未执。一是立足前端防控,强化流程衔接。突出立保审执一体化,加强诉讼保全和自动履行评估、引导,建立调判后督促履行机制,并将调判内容的可执行性作为质效考核的重要因素。强化破产重组、和解、执转破和个人债务重整与执行程序衔接,发挥破产制度解决负债企业和个人涉执难题。二是立足过程管控,规范执行程序。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,推动执行“三统一”机制有效运行,加强执行管理,严把终本、终结结案关和终本恢复关,实行关联案件并案执行,减少执行衍生案件。三是立足社会联动,增强执行合力。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执行,由基层综治网格员协助送达、查找被执行人,协查财产线索,催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,与仲裁、公证机构建立执行和解联动机制,减少仲裁裁决、公证文书为依据的执行案件。四是强化审执衔接,紧盯自动履行。确立“审执一盘棋”工作思路,审判工作坚持“靠前一步、延伸一步”,推行诉前调解告知书和督促履行告知书“两书”制度,承办人主动督促履行,以降低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,提高生效裁判自动履行率,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审前,让胜诉权益实现在执前。五是搭建和解平台,深化繁简分流。高标准搭建执前和解工作平台,推动形成“执行和解+速执”分段集约执行模式,组成由员额法官带队、配备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执行和解团队,规范高效开展执行和解工作,并快速甄别,完成执行案件初筛、执行线索登记等工作。对小标的、有诉讼保全等简单执行案件,执行指挥中心集中完成速查、速控、速执,提升执行质效。
为将执源治理推向纵深,东胜区法院不但履纠纷于未执,更是重拳出击解决执行难。一是开展专项行动,攻克执行顽疾。将2023年作为东法执行年,开展“东法猎赖”专项活动,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0天的集中执行行动,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解查人找物效率低下的难题,以灵活履行方式破解缺乏金钱给付能力的难题,以“法院+N”模式合力破解“骨头案”“钉子案”处置难题,以媒体宣传破解社会不理解、不关注、不支持执行的难题,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,充分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,提高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。二是建立“执行110”,打造执行尖兵。成立“执行110”拘传团队,采取“1+N+N”工作模式,由一名执行法官+N名执行辅助人员+N名法警组成,开通0477-8370110 24小时执行热线,建立24小时应急处置机制,规范接收报警,逢警必出、出警必快、出警必果,优化指挥调度,精准查人找物,助力攻坚“骨头案”“钉子案”,打造执行“尖刀连”,“真金白银”兑现胜诉者权益,用实际行动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自“东法猎赖”行动开展以来至8月9日,共办理案件318件,拘留190人,拘传309人,出动无人机34次,履行到位金额共计1.54亿元。自5月4日“执行110”正式运行至8月9日,共出警208次,派出警力440人次,现场查封扣押11次,司法拘留116人,拘传182人,清场行动3次,执行调解201次,结案56件,现场执行到位金额966.41万元。
狠抓积源治理,化积案于未形
聚焦成积,探求积源治理新路径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聚焦聚力“司法办案”主业和“案件质效”核心,靶向施策化积案、奋力加压治痛点,实现“清存量、控增量、防风险”,化积案于未形。一是加强立案审查,严防“病案”流入。立案是诉讼程序的首要环节、严立案是把握住“诉讼质量关”的关键,立案法官从严、从细做好立案审查这一核心环节,防止“病案流入”。二是提升司法能力,预防积案发生。利用自主学、集中学、研讨学、实践学、“青蓝结对”传承学等方法培养法官忠于职守、秉公办案的司法理念,惩恶扬善、弘扬正义的良知,正直善良、谦虚谨慎的品质及强烈的责任心、高度的使命感、高效的执行力。三是健全工作机制,全力堵塞漏洞。出台审判管理制度汇编,健全未结诉讼案件管理长效机制,出台审限管理办法,严格审限变更审批手续,重新优化制定审计、鉴定、评估等流程,严格鉴定机构管理,建立鉴定机构准入退出常态化机制,规范审判工作流转程序,明确审判节点办结时限,从制度上预防长期未结案件产生。四是常态化预警管控,分类因案施策。坚持监管前置,提前介入超4个月以上未结案件监管,及时进行“提醒+警告+督办”。重点管控超6个月以上未结案件,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提级办理,并分门别类安排专人跟进督办。五是突出节点管控,提升审判效率。树立全流程管控的审判管理理念,在立案、审理、司法鉴定、公告、送达等各个关键节点进行管控,清理流程监管“盲点”,避免办案拖沓。建立诉前委托鉴定机制,将司法鉴定程序从“诉中”前移至“诉前”,有效缩短案件审理时长。
为将积源治理推向深入,东胜区法院不但化积案于未形,更是紧紧围绕“控增量、化存量、防变量”目标,不断推动积案化解工作。一是狠抓积案清理,持续发力“去存量”。将长期未结案件全面摸排提前为超六个月以上,建立专项台账,定期召开长期未结案件清理专题部署会,逐案研判、找准病灶。实行“清单式”积案销号模式,“一案一策”制定清案计划清单,明确“时间表”,拧紧“责任链”。常态化落实周通报机制,及时掌握清积余量和新增积案,防止出现“边清边积,前清后积”不良态势。二是以重点案件为靶向,多措并举“提质量”。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作用,定期召开会议为长期未结重点案件“把脉问诊”,促进一般案件及时办结、批量案件集中清结;重点关注疑难复杂案件和敏感案件,集中审委会智慧研判讨论决定,促进敏感复杂案件及时妥善化解;完善案件评查机制,将常规评查、重点评查、专项评查和交叉评查相结合,重点评查是否违反审限规定、扣延审批是否规范、承办人是否拖延办案等问题;定期开展发改案件、疑难复杂案件、类案会诊分析研讨,汇编案例智库,建立类案“警示+解读+指引”启发进阶式参考模式。2023年1月-7月,已清理积案68件,清积率87.18%,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及审委会35次,研讨长期未结案件9件,对68件长期未结案件均进行了专项评查。
狠抓访源治理,察纠纷于未发
聚焦成访,探求访源治理新路径。东胜区人民法院在访源治理上,全环节加强要素管控、全流程评估化解风险、全链条压实责任、全方位源头预防,察纠纷于未发。一是全环节要素管控,止风险于未发。严把立案、送达、审判、说理、执行、信访等关口,全面梳理排查节点重要风险隐患,严防因“久调不立”“审理硬伤”“回应不足”“执行不力”“作风不正”等引发信访问题。二是全流程评估化解,除隐患于萌芽。依托全流程办案和信访管理系统进行智能采集、统计、分析和处置,建立重点信访风险信息库,完善自动识别、精准画像、预警提示、化解前置机制。将信访风险评估模块作为程序流转、质效监管、定案把关必经一环,确保信访隐患早发现、早化解。三是全链条压实责任,终案件于始发。实行谁引发谁负责、谁失责谁担责,并建立完善接访、办理、答复、化解、救助、终结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。建立健全信访责任回溯机制,根据回溯情况对法官作出业绩评价,纳入绩效考核,以“末端发现”精准“指导前端”。四是全方位源头预防,化矛盾于日常。用好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网格工作机制,聘任涉诉信访代办员,及时解决涉诉信访苗头性问题,“一站式”调处化解矛盾纠纷,切实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和日常。
为将访源治理推向深入,东胜区法院不但察纠纷于未发,更是积极构建集多方联动、高位谋划、智治助力、分类疏导、力量下沉五大内容为特色的“纪委+政法委+法院+N”信访化解新模式,强化责任担当,积极主动作为,努力实现“化解一案、带动一片”的蝶化效应。一是跳出司法窠臼,实现三果统一。以“跳出法院看法院,离开法庭看公正。”为思路,坚持打破固有思维局限,与信访人换位思考,做到全面客观了解案情,以“解剖麻雀”的方式,既把普遍性、共性问题统一解决,又把特殊性、个性问题特殊解决。二是加强“三互”联动,合力攻坚克难。以解决百姓“急难愁盼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由党委政府、纪委监委牵头,上级法院指导,整合各方资源,多方沟通协调,积极构建“纪委+政法委+法院+N”信访化解新模式。通过汇聚多方力量,解一家不能解之事,办“一竿子插到底”的实事,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、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。三是规范制度管理,增强约束效能。建立“内外结合、分级处理”的全天候、全方位接待机制,重大事项即时约访、突发情况即时处置;建立首办责任制,明确涉诉信访“马上办、精细办、联合办、督导办”事项范围,统一办理标准,做到“诉求有人管、案件及时办、效果有监督、办结有回应”;建立分类办理制,集中梳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,实行台账式管理、项目化推进,将化解工作落到实处;完善院领导包案机制,院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带头约访、接访、带案下访,推动信访积案有效化解。四是依托信息手段,赋能化解水平。以最高院“全国法院信访信息管理系统”为依托,全面应用网上申诉信访平台,实现涉诉信访全流程、全业务、全时段的网上办理,打造“信、访、网、视、电”五位一体格局,实现“有访必录,有录必全”。自“纪委+政法委+法院+N”信访模式运行以来,已成功化解涉诉信访陈年“骨头案”6件,涉及群众28人,妥善解决东胜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44个,涉及金额6.34亿元。
狠抓腐源治理,止腐败于未萌
聚焦成腐,探求腐源治理新路径。东胜区人民法院在腐源治理上,以建立“不想腐、不敢腐、不能腐”的长效预防机制为立足点,全面构建以思想为基、岗位为点、程序为线、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,警钟长鸣,最大限度压缩司法腐败生存空间,止腐败于未萌。一是强化教育引领,铲除“想腐”之源。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,引领广大干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牢记“三个务必”,自觉筑牢“不想腐”的精神堤坝;广泛开展理想信念、优良传统、司法良知等主题教育,深化新时代政法干警“十个严禁”等党规党纪教育,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地位观和利益观;完善政治轮训、谈心谈话、警示教育、廉政家访等机制,增强干警拒腐防变的思想自觉。二是规范权力运行,斩断“能腐”之根。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,围绕“有序放权、规范用权、严格限权”,建立权力责任清单,制定出台《东胜区人民法院审务督察暨纪律作风管理规定》等12项制度文件,系统梳理立审执等要害岗位廉政风险点,完善分案、保全、裁判、执行、采购等权力运行规范指引;认真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“三个规定”,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,堵塞腐败滋生的漏洞;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进行监督,聘请廉政监督员,进一步完善外部监督体系,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机制。三是从严监督惩治,摧垮“敢腐”之基。紧盯司法领域的“关键少数”、关键环节、重点岗位,毫不松懈严惩以案谋私、徇私枉法、充当诉讼掮客等违法犯罪行为,集中纠治司法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,做实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,充分释放“不敢腐”的震慑效应;加强与纪委、政法委、检察院、信访局等部门协调联动,完善线索收集、移送共办、交叉督察、挂牌督办等机制,对司法腐败问题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,以“零容忍”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;常态化开展不定期审务督察暨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及“以案促改”专项行动,纠治“四风”问题、“不作为、慢作为”等问题。四是凸显文化引领,提升队伍之力。发挥阅览室、院史室、党员活动室三室文化的“充电宝”作用,涵育干警风采;发挥党建文化中心、廉政教育中心、体能训练中心三个中心的“导航表”作用,夯实素质基础;发挥东法“院训、院歌、院赋”三个精品的“压舱石”作用,凝聚精神力量;成立自治区法院系统首个文联,通过文化激励、文化感召,激发每名干警树立“每个岗位都绽放耀眼的光芒,事则成矣”的精神,彰显“以文化建设之有形、促进思想引领于无形”的强大功能,在高扬思想旗帜、强化价值引领、激发奋斗精神、展现司法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文化铸魂、凝心聚力,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,贡献一个又一个经验,无论是“三级联调联解”的多元矛盾解纷新模式,还是民间借贷全链条要素式审判的全面推广试用;无论是“纪委+政法委+法院+N”的涉诉信访化解新思路;还是“东法猎赖”专项执行行动、“执行110”破解执行难的新举措;无论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“五+四”工作承诺,还是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试点工作推动……都是东胜区人民法院聚焦成讼、成案、成执、成积、成访、成腐根源问题,针对“六源”问题提出的新的治理路径。未来之路,道阻且长,东胜区人民法院会一如初心,迎难而上,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道路上,继续贡献新的东法智慧。